欢迎访问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 !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网>学校要闻>详细内容

学校要闻

中铁上海工程局领导来院调研,希望双方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来源:党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1-27 22:48:33 浏览次数: 【字体:

1127日,中铁上海工程局华南指挥部党委书记魏其涛,中铁上海局党委干部部副部长、培训中心主任俞运言来院交流调研。学院院长刘惠坚、副院长苏成柏,学院办公室、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领导等热情接待。

0Z6A7321_副本.jpg

魏其涛书记希望借鉴学院办学经验提升“企业大学”办学质量

魏其涛书记介绍了中铁上海工程局的整体情况和来访目的,表示中铁上海工程局将成立“企业大学”,希望借鉴学院的办学经验提高“企业大学”办学质量,提升员工能力和素质。

0Z6A7314_副本.jpg

俞运言副部长希望从5个方面进行调研

俞运言副部长表示从网上了解到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非常不错,建筑与铁路两个行业情况类似,人员素质跟不上发展需要,对一线人才的需求量大。希望从教材开发、师资队伍、教学体系,特别是实训安排和评价体系5方面进行调研交流,从而了解将来“企业大学”的办学方向,达到扎扎实实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

0Z6A7334_副本.jpg

刘惠坚院长介绍学院的人才培养创新

刘惠坚院长欢迎上海工程局领导来院交流,表示交流本身体现出上海工程局真正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用心”。刘惠坚院长介绍碧桂园集团人才培训分为高管、一线骨干、以及产业工人和员工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不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刘惠坚院长结合学院办学过程,作了“产教融合 精准育人—碧桂园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实践探索”主题分享。结合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痛点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重重困难,全面阐述了学院创办人杨国强先生与众不同的办学思路、办学思想和五大办学目标。着重介绍了杨国强先生有关学院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全力支持探索职教发展新路,建立“校企共育人才”运行机制,确立培养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集团倾力支持学院人才培养创新,确立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新机制,集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人才培养教学组织方式改革等内容。

刘惠坚院长详细阐述了学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连锁聚焦岗位和人才培养定位、产业技术的进步,校企共同进行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第一是改革公办院校的做法,要求大学三年学院所有活动,包括学生各种训练活动、课程都要聚焦是不是有利于实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不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成为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是不是有利于学生将来就业有更多的竞争力。第二是紧跟产业发展,编制新教材。学院现在与碧桂园集团正在进行两大产业新教材的编制:一是建筑制造业SSGF体系,把SSGF建造体系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和创新管理融入和改造传统教材,对准岗位和工法需要,校企合作,联合编制、出版建筑制造业新教材;二是集团建立机器人新产业,并明确要研发建筑制造业的技术、设备和应用,学院紧跟产业发展,准备启动机电专业,其中包括新教材的开发。

刘惠坚院长结合学院2017届和2018届毕业生高薪就业实际,详细介绍了学院如何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介绍了学院“三段式”教学组织方式变革和校企如何全方位全过程共育人才的过程等内容,指出学院与企业产权本质一致,是真正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机制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关键。“大集团”“大机制”,取得“大突破”。刘惠坚院长指出学院坚持把培养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具有万元月薪专业岗位职务能力,品行优秀、身心健康、感恩回报等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得到了社会各界肯定和认可。

0Z6A7309_副本.jpg

中铁领导希望双方深化合作,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听完刘惠坚院长的介绍后,俞运言副部长表示用两个字“共鸣”和三个字“找不到”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指出上海工程局“企业大学”每年培训10个关键岗位的500位员工,两个学院人才培养理念相近,都以岗位为标准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双方有契合度,有共鸣。“找不到”指的是找不到学院这样接地气的学校,确确实实是在做教育。俞运言副部长表示学院帮助贫困家庭子弟完成学业并高薪就业,实现其家庭、家族甚至是社会的脱贫,提升了国民素质。希望双方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学院毕业生可以推荐去上海工程局就业,上海工程局培训的学生可以来学院进行培养,从提升其思想境界,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升其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培养德技兼备的工程部长、通勤部长等。

魏其涛书记感谢刘惠坚院长传授经验,受益匪浅,希望今后双方可以通过电话交流、相互拜访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联系、深度合作。

0Z6A7351_副本.jpg

领导、嘉宾合影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