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聚焦产教融合难题 剖析碧桂园职教模式——刘惠坚院长应邀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学习辅导专题讲座
受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的邀请,10月28日,刘惠坚院长作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辅导专题报告嘉宾,作了题为《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兼碧桂园职院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领导、副高以上教师、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科级以上干部共计200多人到场聆听报告。会议由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刘洁主持。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辅导专题报告会
刘惠坚院长指出,最近全国都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十九大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动力。要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贯穿于整个主题教育全过程。
刘惠坚院长作专题讲座
刘惠坚院长强调,总结国际职业教育成熟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他们都是以产业实践活动为载体,融合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方式,才培养出合格的社会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上世纪末,我国从经济发展对人才结构和人才质量新的要求出发,国家启动了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开启校企合作办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思路原则被确定为党的十九大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随后国务院、发改委、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试点示范,为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出明确的指引,力求形成教育和产业的统筹融合、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刘惠坚院长指出,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紧跟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指导思想,凭借创办人对长期职业教育的情怀以及碧桂园集团强大的产业资源支持,稳步推进落实,有效突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难题,形成了碧桂园职教模式。
刘惠坚院长介绍,目前学院已构建校企融合运行的管理组织与制度机制,成立了由碧桂园集团董事会联席主席杨惠妍担任理事长、集团分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和学院院长为执行理事长的“碧桂园集团校企共同办学理事会”,并依托集团强大的产业资源,全面全过程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总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痛点的基础上,学院反思了传统单一的教学组织方式,提出了分阶段、由宽到专,逐渐聚焦专业人才岗位职务培养定位的“三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有效解决了大学生毕业工作不培训就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难题。
在人才培养成果上,作为一所年轻学校,碧职院目前已有三届毕业生共1007人,就业率达100%;学生毕业前通过企业公开竞聘,成功获取各类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为730人,占72.4%;万元月薪48人,占4.7%。
刘惠坚院长的专题讲座获得现场学员的阵阵掌声与一致好评。会后探讨中,参会人员对于碧桂园职院的职教模式以及成功的实践探索表示认可和赞同。他们指出,碧桂园集团作为一家对职业教育有情怀、有担当的世界500强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的优势,以集团庞大的产业资源支持碧桂园职业办学。同时,碧桂园职院团队勇于担当锐意创新,进行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都是在真正落实国家提出的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刘洁副校长在总结中指出,刘惠坚院长精彩的报告,启发了我们对高职教育现状的更深刻的理解,为我们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改革提供一种参考思路。希望广大参会人员,要在自己的工作中、教学中自觉坚定职教初心,按照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积极思考该如何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